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> 新闻动态

汇螺科
作者:  文章来源:本站原创  更新时间:2015-01-06

汇螺科

  1 .小翼拟蟹守螺Cerithidea microptera (Kiener)

  形态特征:螺旋部高。每层有3条发达的螺肋和排列整齐的细纵肋多条。两肋相交处呈珠状结节。缝合线深,呈沟状。壳表黄褐色或褐色。壳口略呈菱形,内面白色染有红褐色带。外唇稍厚,外缘扩张呈翼状;内唇轻度扭曲成“S”形。前沟明显。脐内被内唇掩盖或留有一小的缝隙。厣角质。

  栖息环境:栖息于潮间带中上区的泥沙质海滩。

  分布:分布于我国福建以南沿岸。在东寨港主要分布在三江的无瓣海桑林、秋茄林,塔市的红海榄林、白骨壤林、野菠萝岛的角果木林、木榄林、保护区管理局附近的海莲林、尖瓣海莲林内,常见种。

  2. 彩拟蟹守螺Cerithidea ornata (A. Adams )

  形态特征:贝壳呈锥形,壳顶常被损,壳面黄白色,每一层上具有2条棕色的螺带,并有发达的纵肋,纵肋在体螺层排列较稀疏。壳口卵圆形。缝合线深,在缝合线中间有1细弱的线状螺纹,壳口内面有棕色带3条,近壳轴基部有不明显的螺肋数条,外唇稍厚,多少反折,内唇微有扭曲,前沟呈窦状,后沟不显。

  栖息环境:常栖息于高潮带,有淡水注入的内湾泥沙滩上。

  分布:见于我国南海。在东寨港主要分布在塔市的红海榄林、角果木林、三江的无瓣海桑林、野菠萝岛的木榄林和角果木林、保护区管理局附近的海莲林内,北港岛的白骨壤林和红海榄林。常见种。

  3. 查加拟蟹守螺Cerithidea djadjariensisMartin

 

  形态特征:与珠带拟蟹守螺近似,但体型较大,壳身通常栗子色。

  栖息环境:通常生活在外海滩涂的表面泥质里。

  分布:见于我国南海。在东寨港主要分布在北港岛的高潮间带和泥沙质海底。

  

  4.沟纹笋光螺Terebralia sulcata (Bruguiere)   

 

  形态特征:贝壳重厚而结实。壳面青灰色,具细螺沟和粗纵肋,二者交织常呈格子状。壳口半圆形,内可见红褐色螺带,外唇肥厚,前端弯曲向腹面左侧延伸,遮盖前沟,仅留一圆孔。螺层约9层,各螺层宽度增加均匀,壳面有宽而低平的螺肋,肋间呈细沟状。

  栖息环境:见于我国海南。栖息于潮间带高潮区有淡水注入或红树林的泥沙滩上和红树枝条、树干上。

  分布:在东寨港主要分布在塔市的红海榄林、野菠萝岛的角果木林、北港岛的白骨壤林和红海榄林,保护区管理局附近的海莲林,三江的无瓣海桑林内。常见种。

  5. 珠带拟蟹守螺Cerithidea cingulata(Gmelin)

  形态特征:贝壳坚实而细长,呈尖锥形,宽度约为高度的1/3。壳顶尖,常被腐蚀,各螺层的高、宽度均长均匀。螺旋部很高,壳顶第1-2螺层表面光滑、其余螺层具有3条串珠状螺肋。体螺层较低,具有9-11条螺肋,仅在缝合线下面的一条螺肋呈串珠状,其余各条均平滑,在其左侧常有一发达的纵肿脉。缝合线较浅,略呈沟状,其中有一条细肋。壳表面为黄褐色,在每一螺层中部或上部有一条紫色螺带。壳口近卵圆形,内面具有与壳表面螺旋沟纹相对应的紫褐色条纹。内唇上部薄,下部较厚;外唇稍厚,边缘向外扩张。前沟短小,呈缺刻状。厣角质而近圆形,黄褐色,核位于中央,围绕核有同心环状的生长纹。

  栖息环境:生活于潮间带中、低潮区的泥沙质海滩。

  分布:我国沿海和日本有分布,为习见的种类。在东寨港主要分布在滩涂的泥砂质表面。在塔市、三江和北港岛均有分布,是冬季优势种。

  6. 中华拟蟹守螺Cerithidea sinensis (Philippi)

 

  形态特征:贝壳呈长锥形,壳质薄,壳顶常破损,壳面具有明显的纵肋,纵肋在体螺层的背面弱或消失。贝壳呈黄褐色,每一螺层有一条紫褐色的腰带。壳口卵圆形,前沟小。

  栖息环境:生活在高潮区有淡水注入的泥或泥沙滩上。

  分布:江苏、山东和河北沿海有分布。在东寨港主要分布在有淡水注入的泥或泥沙滩上。

  

  7.红树拟蟹守螺Cerithidea rhizophorarum(A.Adams)    

 

  形态特征:壳质薄,壳顶数层常被腐蚀形成无顶,螺肋上具有均匀的粒状突起。在每一螺层的上半部通常为黄白色,下半部为紫褐色,也有全部为紫褐色的。

  栖息环境:生活在高潮区以及大潮时海水能波及且生长有杂草的海滩上,喜欢栖息在有淡水流入的附近,也常生活在红树林中。

  分布:在我国南北沿海均有分布。在东寨港塔市、三江、北港岛、野菠萝岛、保护区管理局附近的红树林群落里都可以找到。



版权所有:games.28365365.com

设计、制作与技术支持:海口市信息中心